本來想說「我愛黃子華」之類露骨的題目,但這樣就太不小姐了。
先說說棟篤笑,看了電影「下一站,天后」第一次知道有這樣的東西。就是一個類似stand up comedy的東西。簡單來說就是Talk show。原來自己很喜歡聽人講話的,但是要好笑。以前喜歡聽KevJumba, Natalie Tran, License, 我也喜歡看英國的little British。有次我問英國的同事,你知不知道Little British,結果我們兩個同時大笑。另外一位同事被晾在一邊,好氣。我覺得搞笑這件事有地域性,很侷限人。你要先聽的懂語言,才可以理解他的意思,但有的時候如果文化層面太深入,往往讓外人無法融入。我覺得目前為止,我比較進的去的大概就是日本人的笑點。很能理解那種,我常會被悲傷幽默吸引。總覺得搞笑就是把自己的難堪拿出來讓人發笑,這不是件很悲哀的事嗎。
我喜歡的演員,都有種淡淡的憂鬱氣質,我總是會被這種苦澀吸引。後來我才知道,其實沒有人不是沒有經歷苦澀的,只是成不成功罷了。每個人都苦,只是看他承不承受的起。沒有真正的苦,這就是人生了。所以那些憂鬱氣質是自戀囉?我還不知道。但會拿自己的悲哀來幽默,算不算一種聰明。
就在我知道「棟篤笑」之後,我看過黃子華,聽說他是第一個在香港做stand up comedy的人,亦是翹楚。我想,不會吧。這人看照片也不過三四十歲,長的又有型。一定是假華麗知名,騙笑的。空有外表的人。看過他以前的形象,總覺得好好笑。原來,他以前不是型男,而且就算自己稱自己不帥,也沒人會否認。嗯哼。
因為他97年前,是無所禁忌,讓我更好奇了。但是我的廣東話又不是那麼好,只好找些片段試試。要不是字幕加上很多解釋,還真的要思考一下才能理解他在講什麼。就是深。yeah~我知道他為什麼受歡迎了。因為他是有深度的人。跟他外表不太有關係。他比較願意自嘲來得到大家的笑聲。
昨天看過他91年的棟篤笑,沒有字幕,也嚼得下去。還是要從頭到尾連著2個小時,總可以用前後文去理解他的意義。聽不懂笑不出來的,我也不想去追究了,反正,我的廣東話程度只有到這裡。
目前為止,我的廣東話程度,如果是新聞,或是一些正經的interview幾乎都沒什麼問題。但是,棟篤笑,又帶典故,不時加上些俚語的笑點。有點吃力。聽他以前的表演,覺得這人到底有多悲觀啊,但台下又笑的多開心,就更覺得這人好悲啊。雖然我後來很enjoy他的點之後,真的笑得很大聲,好喜歡他喔。
我想他的深度來自於他的內涵。因為他讀書的嘛。50幾歲的男人,又是讀加拿大的大學,哲學系的。那個年代的大學生,是真材實料的大學生。每次說到哲學系,我就是會很任性的覺得那是莊子。是魚。
維持黃子華的內涵是讀書。他偶爾會說自己在看什麼書,全都是英文來咋。全都是很深的哲學書來咋。我喜歡的Natalie Tran也是個很愛幽自己默的女生。也是非常沉醉在書裡面的女生。我想他們的靈感來自書,也不會怕跟別人有衝突。別人學不來的。
好了,以上都是理性的解釋。
然後我發現,黃先生真的很耐看,就算他說他永遠不會是梁朝偉、劉德華那類的巨星。可是你很有腦呀。
黃先生講話就會讓人覺得,繼續講,我想聽。不是公式的乏善可陳。
以前他被營造成一種,小混混,無恥不羈的形象。或許是妥協,只能讓他演這種。結果,他講英文是那種,50幾歲的年代的人,普遍音都不會很準,但是文法很正很流利的那種。我好喜歡這種。
耐看是重點!穿衣服的風格是型男!雖然第一次看他的2012年表演,覺得這人自戀,但原來是因為那時候,觀眾都喜歡看他了,看他自戀給大家看。何樂而不為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