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偶像有幾多 (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  • Mar 27 Thu 2014 23:13
  • 衝動

前天隨便在網路書局點點下的訂單,今天就來了。我是不是有點浪費?我一點都不覺得將錢投資在書上值得。不過,這樣也好。要是平常,我想看的書,去圖書館一定借的到。欣賞一下我的衝動,就把它們收起來了。其中一本還是雜誌呢。日本的Barfout,只因為封面是堂本剛。好奇怪的選購搭配喔。堂本剛+張國榮。又是大大的一盒紙箱子。加上今天雨濛濛的,我的紙盒走被淋濕。小心翼翼打開,其實是衝動買下的,有點忘記自己買了哪幾本。還是翻出來才回想起來。這樣也太過隨性。

從喜歡哥哥之後,就經常性的東買西買,就想要多留下一些可以看到他的蹤跡。不過,也覺得很好笑。偶爾會買到差不多的東西,差不多的電影照片,差不多的訪談內容。一下子衝過頭,全部都識晒。

哥哥都一切,我還有什麼漏掉的。

今天的這本電影海報集,裡面湊巧有「錦繡前程」,我看到電影海報就開懷大笑。因為裡面有二十年前的黃子華。好像撿到寶一樣。因為黃子華雖然紅,可是根本沒什麼周邊商品。加上,他大部分的電影我都不太敢看。

聽到哥哥的中文歌,我真的認得旋律,但每首哼出來都會變成廣東歌詞。就算粵語歌詞已經倒背如流,中文歌名就不認識了。

到現在都還是覺得,為什麼咧?為什麼會喜歡哥哥。連電影都順便看透了。

前幾天,看了一部日本電影,稀有,沒有太多information。white room。我又可能把它當成有點pink的電影來看了。不過真的是如此阿。但又覺得,好看。只是,可能只能自己看,跟別人看,我會十足的尷尬。

我第一次買Barfout,其實跟我想像的有點不一樣,有點厚。拍攝風格,比較近似電影劇照。裡面也有很多張堂本剛的照片。加上,紙的材質,更像CD封面的材質。有點高級,我有點出乎意料。至於內容,我一頁都沒看。

hsum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來想說「我愛黃子華」之類露骨的題目,但這樣就太不小姐了。

先說說棟篤笑,看了電影「下一站,天后」第一次知道有這樣的東西。就是一個類似stand up comedy的東西。簡單來說就是Talk show。原來自己很喜歡聽人講話的,但是要好笑。以前喜歡聽KevJumba, Natalie Tran, License, 我也喜歡看英國的little British。有次我問英國的同事,你知不知道Little British,結果我們兩個同時大笑。另外一位同事被晾在一邊,好氣。我覺得搞笑這件事有地域性,很侷限人。你要先聽的懂語言,才可以理解他的意思,但有的時候如果文化層面太深入,往往讓外人無法融入。我覺得目前為止,我比較進的去的大概就是日本人的笑點。很能理解那種,我常會被悲傷幽默吸引。總覺得搞笑就是把自己的難堪拿出來讓人發笑,這不是件很悲哀的事嗎。

我喜歡的演員,都有種淡淡的憂鬱氣質,我總是會被這種苦澀吸引。後來我才知道,其實沒有人不是沒有經歷苦澀的,只是成不成功罷了。每個人都苦,只是看他承不承受的起。沒有真正的苦,這就是人生了。所以那些憂鬱氣質是自戀囉?我還不知道。但會拿自己的悲哀來幽默,算不算一種聰明。

就在我知道「棟篤笑」之後,我看過黃子華,聽說他是第一個在香港做stand up comedy的人,亦是翹楚。我想,不會吧。這人看照片也不過三四十歲,長的又有型。一定是假華麗知名,騙笑的。空有外表的人。看過他以前的形象,總覺得好好笑。原來,他以前不是型男,而且就算自己稱自己不帥,也沒人會否認。嗯哼。

因為他97年前,是無所禁忌,讓我更好奇了。但是我的廣東話又不是那麼好,只好找些片段試試。要不是字幕加上很多解釋,還真的要思考一下才能理解他在講什麼。就是深。yeah~我知道他為什麼受歡迎了。因為他是有深度的人。跟他外表不太有關係。他比較願意自嘲來得到大家的笑聲。

昨天看過他91年的棟篤笑,沒有字幕,也嚼得下去。還是要從頭到尾連著2個小時,總可以用前後文去理解他的意義。聽不懂笑不出來的,我也不想去追究了,反正,我的廣東話程度只有到這裡。

目前為止,我的廣東話程度,如果是新聞,或是一些正經的interview幾乎都沒什麼問題。但是,棟篤笑,又帶典故,不時加上些俚語的笑點。有點吃力。聽他以前的表演,覺得這人到底有多悲觀啊,但台下又笑的多開心,就更覺得這人好悲啊。雖然我後來很enjoy他的點之後,真的笑得很大聲,好喜歡他喔。

我想他的深度來自於他的內涵。因為他讀書的嘛。50幾歲的男人,又是讀加拿大的大學,哲學系的。那個年代的大學生,是真材實料的大學生。每次說到哲學系,我就是會很任性的覺得那是莊子。是魚。

維持黃子華的內涵是讀書。他偶爾會說自己在看什麼書,全都是英文來咋。全都是很深的哲學書來咋。我喜歡的Natalie Tran也是個很愛幽自己默的女生。也是非常沉醉在書裡面的女生。我想他們的靈感來自書,也不會怕跟別人有衝突。別人學不來的。

好了,以上都是理性的解釋。

然後我發現,黃先生真的很耐看,就算他說他永遠不會是梁朝偉、劉德華那類的巨星。可是你很有腦呀。

黃先生講話就會讓人覺得,繼續講,我想聽。不是公式的乏善可陳。

以前他被營造成一種,小混混,無恥不羈的形象。或許是妥協,只能讓他演這種。結果,他講英文是那種,50幾歲的年代的人,普遍音都不會很準,但是文法很正很流利的那種。我好喜歡這種。

耐看是重點!穿衣服的風格是型男!雖然第一次看他的2012年表演,覺得這人自戀,但原來是因為那時候,觀眾都喜歡看他了,看他自戀給大家看。何樂而不為呢。

 

hsum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  • Feb 05 Wed 2014 02:56
  • 風月

忠良始終在跟自己的良心拉扯。

這部電影,是我喜歡的調調。

一直不願意承認自己是文藝了一點。但每次有比較文藝的片,還是可以看個好幾回。

那就是喜歡囉。

這部電影的風格,很歐洲。很像歐洲會得獎的那種文藝片。反倒沒了中國味。

我喜歡整部片明顯的區隔,區隔出一些大環境跟傳統社會的氣氛是不同的。說不上來。

我好喜歡張國榮,可能是他的容貌,加上演的一些角色。

即使我並不特別認同,但就可以專注的去欣賞,不加任何色彩。

不知道為什麼。可能是因為喜歡他的調性。

我還喜歡什麼?

hsum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每天都要去探一下happy together。我想我是很喜歡這部電影。昨天,邊想裡面其實只有三位演員就要撐起全場。重點就是張國榮跟梁朝偉。張震的存在是為了什麼?

後來發現,其實他很重要。給觀眾一個對比跟加強的旁白。透過他的感覺,去確認何寶榮跟黎耀輝的關係是很甜的。

小張聽何跟黎講電話時的態度,是甜蜜。下班後,黎儘可能快快回家。吵架後,黎的情緒全都激昂。小張是一個完全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的旁觀者。但也沒差。他是黎的對比。找不到方向,卻又不太需要牽掛的年輕人。黎跟家人已經鬧翻了。小張有個溫暖的家。

沒人可以決定自己應該愈到什麼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足點。自己的目標,疑惑。

我想何寶榮在沒有黎耀輝的日子裡,可以自己想辦法活過來。誰知道咧。

hsum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